加州鲈黄身症流行特点及防控建议

   liaoxiong520   利洋水产 作者: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7-12-19 18:11:00
【导读】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为淡水肉食性鱼类,由于加州鲈的摄食特性,对配合饲料的营养配比要求高,目前多数以投喂冰鲜杂鱼为主,配合投喂颗粒饲料。近年来,广...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为淡水肉食性鱼类,由于加州鲈的摄食特性,对配合饲料的营养配比要求高,目前多数以投喂冰鲜杂鱼为主,配合投喂颗粒饲料。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加州鲈出现一种以体表颜色变黄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常伴随肝脏脂肪变性、肿大硬化、有类似“橡皮”一样的弹性。发病后商品价值下降,养殖户损失很大,本文介绍该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控建议。

一、加州鲈“黄身”症状及病因

1、发病症状
相对正常的鱼体色、肌肉、鳍条等均未见异常发黄现象,解剖外观有的鱼肝脏略微肿大发白或无明显症状;“黄身”症状的加州鲈体色明显发黄,严重的肌肉、内脏脂肪等也明显发黄,解剖鱼肝脏肿大发硬、有弹性(“橡皮肝”)。其他内脏器官病变均不明显,如图1(图3-1体色相对正常,3-2、3-3为“黄身”症加州鲈)。

图1  体色相对正常和“黄身”症加州鲈

2、发病原因
2012-2017年我们对广东中山港口镇,佛山杏坛、九江、西樵镇及江门荷塘镇等主养加州鲈地区发现“黄身”的部分池塘进行了流行情况调查,并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

“黄身”鱼极少数有病毒和细菌感染,并非典型的细菌病或病毒病。池塘投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加州鲈均有“黄身”症,投喂变质的冰鲜鱼和低质量的配合饲料“黄身”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病后转投新鲜冰鲜鱼和高品质配合饲料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加州鲈“黄身”症状主要与营养有关。

“黄身”症加州鲈通常肝脏肿大硬化、有弹性,病理切片可见肝脏严重脂肪变性、空泡化,肝细胞固缩,严重者纤维细胞增生,形成肉芽肿,为典型的脂肪肝症状和脂肪肝后期肝脏坏死、“肝硬化”(如图2);体色相对正常的鱼肝脏病变程度相对较轻,有的也有轻微脂肪肝症状。投喂变质的冰鲜鱼和低质量的配合饲料或投喂量过大等引起加州鲈肝脏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肝细胞脂肪增加、变性形成脂肪肝,池塘水体长期氨氮高等水质问题也会加重脂肪肝。“黄身”可能是肝脏严重病变后,胆汁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体色发黄,类似人类的“黄疸性”肝炎。

图2  “黄身”症加州鲈肝脏病理切片结果

二、流行特点和危害

1、流行特点
加州鲈“黄身”症主要有两个发病高峰期,一个是加州鲈规格100g/尾左右时,另一个是在秋季卖鱼时。规格100g/尾左右时发病的地区,前期一般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秋季卖鱼时发病的地区,一般前期投喂冰鲜鱼,中后期(9月后)投喂冰鲜+饲料。投喂变质的冰鲜鱼和低质量的配合饲料或投喂量过大等发病率高。

2、危害
“黄身”症加州鲈肝脏严重坏死,营养代谢受阻,降低饲料利用率,影响生长,一般“黄身”症的加州鲈规格较正常体色的鱼小;降低免疫力和应激耐受性,增加对病害的敏感性和死亡率;降低产品的感官品质,影响产品销售;间接导致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影响食用安全。在出塘前发病,由于发病鱼不耐运输,严重影响销售价格,经济损失很大。

三、防治建议

加州鲈“黄身”症主要是投喂低质饵料或投喂量过大等引起脂肪肝,肝脏严重病变后引起“黄身”,水体有毒有害物质加重发病。养殖过程应注意投喂饵料的选择和内服保肝药物。养殖过程投喂饵料,选择新鲜的冰鲜鱼和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适中的全价配合饲料,保证肝脏脂肪的正常代谢(合成、转运),减少脂肪的积累;适量投喂,避免鱼类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完全利用,最终转化为脂肪,在肝脏沉积形成脂肪肝。

养殖过程中适当拌料内服保肝药物,如内服肉碱(“鱼大四号”)、大蒜粉(“冰鲜宝”)、多种维生素(“营养快线”)等富含抗脂肪肝活性因子的保肝药物,有助于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脂肪肝发生,帮助发病鱼恢复正常体色。

切勿滥用杀虫、消毒等有毒有害药物,避免重金属污染及氨氮高等水质问题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代谢失衡引发脂肪肝。


来源:作者:章明凤 陈明卫 林活龙 林福森 黄代伟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