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
他曾经是一枚白领,在省城有着优渥的物质生活,为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他凭着满腔热情返乡创业,让现代农业为家乡注入了经济活力。
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南湖洲镇的农村青年刘建国于1996年大学毕业后留在省会长沙,成为了一名IT精英。他于2005年成立了自己的IT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2012年春节,刘建国回乡探亲,看到故乡近20年依然没有变化,家乡的父老乡亲仍然守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活艰难。于是,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并投资了3400多万元,流转及租赁了1066亩土地,筹备建设生态农业休闲园。2013年7月,他正式注册成立了湖南百树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组建了湘阴县南湖洲镇七姑塘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103个,带领当地480人共同致富。
要让土地产生效益,没有科技支撑谈何容易。身为农业门外汉的刘建国敏锐地觉察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主动报名参加培训,并于2014年顺利地成为现代青年农场主教学班学员,在参训时他从不缺席、迟到、早退,认真做笔记,经常带着问题学,不懂就问,并与授课老师和同班同学建立了微信联系,经常向老师咨询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与同学交流生产经验,经常邀请县农业局专家进行实地指导,通过课堂学、外面看、同行补、专家扶,农业专业素养得以迅速提高。2016年,他获评“岳阳市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支持计划人选”、“湘阴县科普示范带头人”等称号。
刘建国充分利用公司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在县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先后在蔬菜大棚应用了防虫网、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生物农药及轮作换茬等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率先建立了全县首个农业企业农残检测室。同时通过对品种改良、测土配方施肥及优质高效蔬菜反季栽培等一系列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质量安全管控,公司18个农产品于2015年一次性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通过培训与学习,刘建国技术能力日渐精进,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销售和技术短板,2015年,他与南湖洲镇境内的各农业生产企业强强联合进行二次合作,共建农产品互联网销售平台,使客户与基地直接联系起来,并组建了南湖洲蔬菜栽培技术协会,构建了一个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及现代化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对产品的生产、包装、宣传、销售流程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同时,基地采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农产品加工厂”及“社区农超+配送中心+食堂托管”的线上线下立体销售模式。
农场生产出的农产品通过网上终端主要销往周边及省会长沙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公司自营社区生鲜门店及自营的单位食堂和家庭订单(礼品菜),不但有效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提高了产品竞争力,还通过自营食堂加工,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基地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反馈的市场信息及时调整品种和数量,并通过网络平台将可供应蔬菜品种和数量等信息反馈基地,与销售部形成良好对接,实现了销售快捷、基地零库存且利润颇丰。截至目前,该公司种植规模达到1.5万亩以上,可望实现年产蔬菜6万吨、年加工蔬菜1.5万吨、年加工优质稻1.8万吨、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
更多有关 ũҵ¸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9-04-11 02:29: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9-04-09 02:08: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9-04-08 08:42: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9-04-01 08:27: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9-04-01 08:27: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9-03-29 09:46: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9-03-02 12:00: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9-02-13 06:00: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8-10-23 12:00: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8-09-23 06:00: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7-09-30 10:20: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7-05-08 03:02: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7-04-26 01:38: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7-04-18 03:20:26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7-04-18 12:08:49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7-04-10 05:06: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7-03-20 12:01:00
- 李概明 本报记者吴砾星2017-03-14 02:17:51